2011年3月23日星期三

無聲的煙火(二)

2010年8月28日,從醫院回到家中已經一個星期,房間成為我的避難所,

密不透光的窗簾令我的世界變得更寂靜。我不想面對任何事情,特別是所有人的關心和問候,

他們的好意令我要面對自己,面對將來。每每對著親戚和同學的關心,無論是來電或到訪,

我亦把他們拒諸門外。最痛苦是接到團員們的問候時,我需要同時面對兩個令人痛心的難題,

一,我應該退團嗎?畢竟樂團吉他手兼主唱的位置不能懸空太久,更莫說可能是永遠的缺席。

二是,我還有機會玩音樂嗎?會否是一個不能追的夢?



這段時間,我和家人溝通的工具是紙筆、沉默、憤怒和眼淚。

基本上,除了上洗手間之外,我沒有踏出房門半步。飯菜他們會放到我的房門外,

等我肚餓時自己拿來吃。盡管我一天只吃一餐或甚至沒有,但我知道媽媽,

都會不停煮我喜歡的餸菜,因為我每次吃到的,都是溫暖的,而我家亦沒有微波爐,

媽媽總是說用微波爐不健康,要吃就吃新鮮的,所以即使多晚,只要媽媽知道我們肚餓,

都會煮一些熱烘烘的消夜,滿足我們貪吃的嘴巴和肚子。

其實他們的愛我是知道的,只是這樣的愛,令我更害怕面對他們。我的憤怒是恨自己,

我不應該聽音樂,我不應該不小心過馬路,我可能那天亦不應該出門,

待在家裡,所有的噩夢就不會發生了。



2010年9月5日,時候又推移了一個星期,但時間對我來說不再重要,沒有光線、沒有聲音,

像失去所有官感,躺在床上,只感覺到哭得紅腫的眼睛,帶來的疼痛。其實也麻目了,

眼淚只是單純從眼,流出來,沒什麼意義,哭,再也沒什麼意義。



直至有一天,媽媽在飯餸旁放了一張紙。之前所謂的紙筆溝通其實只是單方面的指示,

例如「我不要覆診」,或「叫他們走」。所以這是第一次,家人用紙筆和我說話。



紙上有幾段文字:

「寶貝女,還記得在你八個月大時,最喜歡的玩具就是那小小一台的玩具琴,

只要你敲打那玩具琴時,就會嘻嘻聲的大笑,其他的舊愛都被你遺忘在玩具箱很久了。

那時候我就知道,這個女兒,將來很有可能成為了不起的音樂家。

所以即使鋼琴課的學費多貴,我和你媽在這省一些,在那省一些,

一直堅持要讓你發揮你的天份。



可是,在我們身為父母的角度中,忽略了因此帶給你的壓力,可幸的是,

你沒有因此被這些壓力壓垮,仍然追尋著自己喜好的音樂。其實你們樂團第一次,

在學校活動中演出時,我和你媽有偷偷的到場支持,只是叫老師不要告訴你。

雖然看台上,彈著結他的你發光發熱我就很高興,亦因你而驕傲,但有時候,

還是會想「如果我的女兒重拾鋼琴多好呢。」這類的話,所以沒有給你這樣的鼓勵,

我怕一給你鼓勵就等同於,把我自己對你重拾鋼琴的希望撲滅。



你知道為什麼我不讓你們遲過八點鍾回家嗎?其實只是不想你們長大得太快,

害怕你們離開我的一天,快要來臨了。



不要恨你媽,其實她只是為了照顧我的感受,沒有對你說明她的感覺,

我們因這些事情爭吵了無數次,但她亦沒有強逼我或你。

她選擇用最痛苦的沉默面對我兩父女的關係,畢竟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不要恨她。

怪就只好怪我沒有放手的勇氣,放手讓我的女兒去飛,放手的去鼓勵她去追,

放開懷抱,真正了解,她所夢所想的一切。



女兒啊,我明白不可能強逼你踏出房門面對一切,亦沒人有資格幫你作出選擇,

因為在某程度上,我們在你的痛苦裡,只是個局外人。可是,

我們還是希望可以再看見一個活力十足,勇敢和堅定,就像通過一切阻止她學結他的挑戰一樣,

打敗這次困難的女兒,再讓我因你而驕傲。你樂團的團員們也很關心你的近況,

亦說他們會一直等你康復,所以,女兒啊要趕快好起來,

不要讓歌迷們等太久(包括我和你媽還有家姐)。

愛你的歌迷爸爸上 」



看完爸爸的這封信,我徹底的崩潰了,哭得不成人樣,雖然我聽不到,但我清楚知道,

這次的哭聲,和之前的不再一樣,我告訴自己要站起來,再次成為家人的驕傲。



(又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