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3日星期三

風箏

夏天,畫布上的天空很藍,是一種漸變的藍,在接近太陽的那端會比較淺色一點。

一團團的白雲,貼在畫布上,很立體、很有層次。

日落比較晚,大概六點才會看見天上的雲慢慢轉變成金黃色。



在畫布的下方是一條橋,橋是通往西面的一座山,山很矮只要十分鍾就能爬到山頂。



橋下方是一條河,或許叫濕地會比較貼切,兩旁有很多樹,當退潮時會看見一些泥灘,

泥灘上站著很多雀鳥,情形有點像兩隊軍隊隔著一條楚河漢界,蓄勢待發,在任何一瞬間戰事就會爆發。



在畫中我看見一位媽媽帶著她的小男孩來到橋上,這位小男孩子手上拿著一個線輪和一隻色彩鮮艷風箏。他們整頓一翻之後,

媽媽拿著已放長了一點的線,風箏在她背後,正等待著下一次的機會,準備逆風地跑,送這一隻風箏到蔚藍的天空。



一股清勁的風吹來,樹動了,一些雀鳥亦飛起來了。

媽媽把握機會,起步向前跑,帶著身後的風箏,

媽媽向著逆風的方向跑,一邊跑,一邊叫那位小男孩放線。

用盡全力跑,風箏慢慢,慢慢向上升,升到和太陽重疊的角度,

風慢下來,媽媽用力扯那條線,扯、扯、扯。終究風箏還是墜到地上。



在那幾秒之間,我聽到媽媽說「哎呀,飛唔起」,

差不多同一時間,從另外一隻耳又聽到小男孩說「好野,飛起左啦」。



我看到小男孩眼中的興奮,和臉上滿足的笑容。

相反,媽媽就帶著一點點的失落。



隨後,媽媽又擺好架勢,準備一次又一次的挑戰,定要把風箏送上天空。



墜落了,又再墜落了。每次過程當中,都會聽到小男孩的「飛起啦」,

和媽媽的「哎呀,又飛唔起」。



風箏是飛起了,還是沒有飛起呢?

這個問題可能像小王子裡的「羊有沒有吃到玫瑰」一樣,會影響一切。



母親的期望是把風箏放到天際,幫助它去到更高更遠。

但說不定,每次墜落之前,不再扯,不再加快腳步,

任由風箏享受兩翼下的清風,它才是真的飛起來。



風箏乘不著風,墜下在地上後,也許不需急著把它扯起,任由它,

待下一次的風把它吹起。



當它飛起了,或許會飛得不高。但亦不用急著放線,只要你不放手,線定會在你身邊。

請緊記,線輪是在小男孩手上。任由風箏在風裡靜靜地打轉吧。



如若害怕它隨風,飛到光的相反方向。請相信它,請相信它每一次的選擇,

相信它選擇的風,相信小男孩手上仍然拿著線輪。

看見它迷茫時,化身為太陽,指引風箏就好了。真的,不用急著扯它,慢慢來吧。

請慢慢來吧。


你畫中的風箏有沒有飛起?這個問題亦慢慢來吧,急不了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