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熱情,在很多大人眼裡都看不到的,當照鏡子時,我看到熱情。」 - 盧凱彤
回到家中,扭開電視,短短的半小時訪問令我顫抖了好幾次,嗯,這就是我所追尋的。
半年前來到台灣的旅店,放下行李,對著鏡子自戀地讚嘆自己眼中的壯舉,那時候,
眼裡充滿各式各樣的可能與色彩,起飛的震撼。
原來,離開地面後,那怕只是一點點,渴望保持凌空是那麼吃力。
今天看著鏡子裡的這雙眼睛,變得有點不一樣,理智或感性,手和口,矛與盾;鞋帶鬆掉的球鞋。
一個瘟疫青年
忘記是第幾次重看《第三十六個故事》。三個月前,生日的那陣子已打算再一次重看,可是我害怕。
拖拖拉拉,用一大堆理由來恐嚇自己,「今天這種心情還是不要破壞掉這部電影吧。」,一次又一次逃掉。
跟陳綺貞的《下星期去英國》一樣,佔據著在記憶中最亮的那段日子,最近都不敢碰的回憶,成了壓力。
已然,今天,普普通通麻麻煩煩囉囉唆唆排隊補領回鄉証的一天;重看這部電影,聽到那半小時的訪問,
體內那團藍色的東西,還是會感動,會顫抖,依然活著,依然想跑,仍未死掉。
「人生最有價值的是什麼?」
純真,每次最後都在期待那位大哥的「純真」,那是多麼的正確,無法左右。
可是,「純真」原來亦只是兩個音節的中文字,包含的,延展後的,對不同人的;用我現在這雙眼睛來看,
純真,並不簡單,簡單並不只純真。可是仍然高貴,值得追尋。用盡想像力,試問有誰不純真,不單純?
依舊不相信世界有邪惡;只有不懂愛的愚人。複雜與簡單並不對立。
「你的夢想是成為一個甚樣的音樂人?」 - 「比昨天的自己進步。」
太多事情發生,過去。讀過的,聽過的,看過的,不一定深刻,但種有東西剩下;
就算書櫃燒光,就算Itunes不見了,還是會留下,帶不走的。可能當複雜與複雜相加,
到某一個程度,別人亦能體會你的簡單。又原來進步不一定是前進,路本來就彎彎曲曲,
低潮高潮美麗仍舊,唯感覺不同所以才會累吧。
向左、向後、向右、向前,在打轉.....是嗎?
失敗乃成功之母,玉不琢不成器,磨練修練,在進步。那是舊日的影子;
今天的我,比昨天的自己進步。這,就夠了。
(今天才開始聽的雀斑樂隊,現在耳邊卻在聽盧凱欣的雀斑,巧合?)
(明天就要見老爸,這次,不能再軟弱地借助邦哥的不求人了,狠狠地,大佢一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