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輕盈的腳步,跨過最沉重的事情 - 陳綺貞
突然間想起這句話,然後,我問自己,什麼才是最沉重的事情,
又怎樣才能走出最輕盈的腳步呢?沒有答案.......
可能是因為只經歷過相對沉重,跟走過相對輕盈的腳步吧。
但是我想啊,如果真的用最輕盈的腳步很快就跨過了最沉重的事情的話,
那不就錯過了體驗傷心啊、痛苦啊、後悔啊這些可貴的經驗,而失去了學習珍惜的動機嗎?
這一刻隨機播放而來的是《旅行的意義》,在歌裡她用十分輕盈的歌聲去說一個十分沉重的故事。
又過了十分鍾,聽了幾首歌,看回上面的這句「那不就錯過了體驗傷心啊..........」,
突然覺得好幽默,好像說到自己很堅強,可以承讓得了,完全忘記自己難過時的樣子。
前陣子啊,點點去世,可能就是經歷過最沉重的事情,那種無力,那種身心瞬間被挖空的感覺,
哭也哭不出來的難過。如果要再體驗同樣的痛苦,然後說,可以學習到很多,是很好的經歷的話,
可能我會到廚房拿一把菜刀讓你經歷個夠。
或許這些難過、傷心,就像感冒一樣,過了就沒事,過了就知道要多穿衣服,過了就知道別人關心的重要。
可是啊,矛盾,又有誰會想多體驗這些很痛,但卻很「有益」的事情呢?應該沒有吧。
所以從某程度來說,痛苦很公平,愈痛,愈深刻,而這些痛,能激發出你想像不到的體驗,然後聰明的會學習起來。
倒過來說,痛,這東西,真的必需嗎?又好像不是,它比較像一個選擇。見過,聽過那些人,
用智慧、用笑容去面對那些沉重的事,然後也一樣能學到關心別人啊,珍惜啊之類的,
那又好像未必要去痛。可是,那些智慧,那些笑容是經過多少的痛才磨練出來?
痛可能不是失戀、死亡這種突發的。也可以是慢慢疊起的壓力,失望,失去勇氣這些,
亦是一種痛,是苦,是一種沉重吧。
原來啊,「用最輕盈的腳步,跨過最沉重的事情」是跨過而不是逃過,
經歷了、體驗了、也觀察了,用最舒服,不傷害自己的步伐往前走。這就是輕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