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3日星期三

咖啡夢

聽著會不會,閉上眼睛,雙手擺好架勢,幻想自己在彈先止止咳。

燒餅 俺好想你喔!



再說回第三天晚上所發生的事,離開誠品已經是6點多,看著地圖打算去一家叫克立碼的CAFE。

明明好像就在旁邊,但就是一直鬼打牆,一直回到誠品,路在口邊問了好幾位好心人才找到那條街,

有趣的是明明到了那條街還是找不到,背著沉重的電腦前前後後用了快一個小鍾才去到。

在旅遊書看到這一間咖啡店時,我就在旁邊畫了「三粒星星」,必必必必必去,

原因是旅遊書介紹老闆是一位「熱愛音樂的咖啡狂」,看到這幾句時我就愛上了這位老闆。

大部份的咖啡店都會播放音樂來營造休閒的氣氛,但總感覺是堆砌出來,沒有什麼靈魂。

入到這家店第一個感覺就是「嘩,也太漂亮了吧。」,漂亮的裝潢、漂亮的吧檯、漂亮的音響、

漂亮的女店員(我真的很膚淺)。



不是那種老套或造作的復古,而是剛剛好的配合,

四,五十歲的老闆,用了十幾年的擺設,放著60年代的jazz,整個感覺就是很......對。

點了一杯latte,一件cheese cake。在等待其間走去參觀參觀,

店裡放著數部看起來很「強」的音響,就是那種很多很多「燈膽」在上面的音響,

旁邊放著一個櫃,裡面塞滿了黑膠和CD。簡單算一算,100蚊一張X粗糙估計起碼1000張,

10萬應該跑不掉,再加上年歲的增值,嘩......

我總覺得咖啡的味道我不太在乎,一家咖啡店的作用是為了提供休閒的氣氛,好讓我可以舒舒服服

看書就夠了。但當我喝完這杯latte我真的改觀了,這真的是......他媽的好喝啊!

漂亮的latte art不在話下,杯子亦是很特別,每種不同的飲品都會用不同的杯子。

那杯咖啡有多好喝我不知道如何形容,簡單來說是我之前喝過的都相形見拙,

那是一種「由內到外,又由外到返內,再由內到返外」的味道,我終於明白飲食節目

的「好有層次」是什麼意思。



帶了一本書,但在這樣的咖啡,這樣的裝潢,這樣的絕佳音樂底下,我沒有看書,

或應該是說我看不了書,集中不了。我在發一個咖啡夢。

「無所事事的快樂」,很喜歡這句話,什麼都不幹,坐在這裡感受著身邊的一切,

腦海裡天馬行空的一切。

所有所有的一切加起上來,變成一首很動人的旋律,這樣的音樂會上癮呢。



這些感動是上山下海看日出,走馬看燈式的旅行不能帶給我的感動,

難道有人可以說旅行的時間排得滿滿,從北走到南,再由南走回北才叫有意義嗎?

旅行不是為了拍照,拍照是為了記錄這一刻,相片裡面是什麼不重要,

重要的是那一刻的想法,感動。從最初最初影相是很開心的事,

不知何時變成一種負擔,不知何時「影相」變成「去影相」,

不知何時人類需要透過相機才能記著事情,看日出影,看海影,

食飯影,有貓有狗影。

所說的「影日出」重要的是影,還是日出,我分不清楚了。

不是不可以影,但起碼是開開心心的影,被逼的去影實在十分「無引」的。

老爸所說的「影多D相返黎呀」,在我的角度就像要交功課,影夠一千張才對得上所花的錢,

啊~25仔快走開。



很多時候看一看自己拍出比較滿意的相片,其實都沒什麼感覺,

只是想多些人看,點閱率可以高一些給老爸交一下功課。反而看見那些「don't think just shoot」

時,會在想「我果時係到諗緊乜呢。」,可能是很無聊拍一個杯或一張紙巾,沒有構圖沒

有漂亮光線,但往往能令我會心微心,想起那一個單純的自己。

影相為被別人看,唱歌為被別人聽,旅行為回來時和人分享,啊!太累了吧。

有時會在想,是我太慢還是別人太快呢?快又是不好呢,慢又是不是「輸舌」呢?



亂打了一大堆,是時候睡覺了,希望可以一直一直發那個咖啡夢。

希望有人可以一起感受到這份咖啡香。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