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可以停下腳步,過一兩天廢柴的生活,什麼都不用面對。
從出發前一個星期就馬不停蹄,手不能停,腦袋也停不了,
回來後聖誕節,教結他,油油,家人食飯一大堆,每次想打開日記
寫下些東西,都提不起勁,這一個星期下來大概每天都值得寫一篇。
一個人旅行,一個人看世界,用自己的角度,感動著自己的感動,
有很多很多,即使口才更好,文筆更佳都不能傳遞的感動,永永遠遠只屬於自己。
用寫的還好,用講的聽起來更造作,如何去解釋慢步的美妙,如何去說明一個人的平靜,
都比不上「嘩!超正啊,果到D野食勁平啊,果到D女仔又靚喎,果到......」來得有回應。
我明白這是人之常情,所以所以,讓我留給自己吧,努力想去說,真是很累人的。
第五天
到了旅程的最後一天(第六天10點鍾飛機)。前四天都只在台北市裡漫遊,
今天決定出發到九份,尋找那九份的咖啡店。
一大早起床,先去明星咖啡廳,打算看一看6、70年代文人聚集地,
看旅遊書介紹,白先勇,龍應台等高手在那個年代都常到這間咖啡廳。
找了半個小鍾終於找到這間歷史味、文化味、咖啡味集於一身的老店。
但很可惜,一個小時後當我步出門口,文化味咖啡味沒感受到,倒是一份濃濃的「中伏」味在我銀包漫延。
根本就是西餐廳嘛,一份小小的意粉,加一杯咖啡,400NT。看來老店也不得不商業。
離開傷心地,去到車站,買了一張台鐵車票,看到了一位很瀟灑的外國人,
看到一班理所當然,在車站跳舞的年青人。坐了45分鍾,到達瑞芳車站,
旅遊書說一出車站,就看到公車站,但等了十分鍾車還沒來(原來公車在車站對面上客),
又有一位的士司機過來「開價」,看一看銀包,反正最後一天,豪一豪吧。
從瑞芳到九份車程十分鍾不到。經過一個秋名山,司機駕輕就熟,高速左轉右轉,面不改容,
相反小弟把把手握得十分、十分十分十分緊。當司機說「到了」,我看一看窗外,又一次覺得中伏,
因為真的十分多人。下了車腳自自然然就往少人的方向走,走到了高處俯視這個九份,
跟我想像有點出入,不得不佩服攝影友們,可以把這人山人海拍得那麼平靜。
走進一些小巷,突然變得很安靜,聽不到人聲車聲,我想這才是九份吧,漫無目的地走,漫無目的地拍,
就這樣,在巷與巷之間穿梭,走過一條又一條的樓梯,無意中又回來了多人的地方,買手信的買手信,
拍照的拍照。很像流浮山,感覺來錯了地方。
源著那條人山人海的樓梯向上爬,不太想停留,看見「九份咖啡」,
但人很多,打算等一會再來。繼續向上爬,突然聽到「你看過了許多美景,你看過了許多美女.......」
啊!綺貞,走進這家店,是賣貓圖案的手工藝品,剛開始不在意賣什麼,重點在陳綺貞、陳綺貞,一直都是陳綺貞。
待了20分鍾,細看每一件手工藝品,最後決定買一個印著一隻貓的杯。在店內所有商品主要分成兩類,
印著兩隻不同樣的貓,一隻叫why cat,另一隻叫so what,我好奇地隨口問一問老闆
為什麼叫why cat,想不到老闆人非常好,當然我亦很厚面皮「賴死唔走」。
老闆從why cat的來歷到開店初期,再到陳綺貞,繼而創作的心路歷程,最後最後還拿地圖
介紹九份周圍的景點。不知不覺在他店裡待了一個多鍾頭,走出門口時一份「狂喜」在心裡不停溢出,
400NT一個杯加一張手工書籤加一個故事,物超所值。
「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問自己WHT,失敗了?成功了?再問自己SO WHAT。」
他有WHT CAT與SO WHAT,我有抱抱與毛毛。
地方沒有改變,人流也是一樣多,但看起來不一樣了,看的角度不一樣了,
從來沒有客觀的感動。
走到外面,大量香港人,大量廣東話,剛才聽老闆說原來,來了兩個香港旅遊團,
難怪在小小的九份,聽到的廣東話比國語還多。
找回那條長長的樓梯,往下走,走到「九份咖啡」才突然想起,九份那麼多家咖啡店,
會不會不是這一家啊?但在老闆娘的熱情招待下我還是進去了。人比我想像的還要少,
那天是星期一如果不是有兩個香港旅行團,我想人會更加少。
「九份咖啡」不像咖啡店,而是茶莊,很老舊,老闆娘介紹了一款招牌靚茶給我,
不太貴200NT左右,人一世物一世乜都試下嘛。
在這家店待了一個小時,跟老闆娘有一話沒一話的聊天,她人很好,幫我拍了幾張相,
亦給我周圍亂拍。沒什麼太大感動,但其實我已經很滿足了。
隔天早上在酒店收拾細軟時,很捨不得,捨不得離開這份自由自在,
捨不得要回到一直而來的生活。飛機起飛,再次up in the air,
從最初的起點,到下一個最初的起點,旅程早在你察覺到之前已經開始了。
這一陣子,老天爺真的對我不錯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