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所謂的前清後矇叫景深,景深愈深「愈多野清」,反之,景深愈淺「愈多野矇」。
最主作用是令主體明確凸出,旁邊不想要的就把它「河蟹」掉。
焦點,要對焦準確又是一大學問,焦點內「合焦」就算是成功對焦,
而未能合焦,或跑焦、失焦,則只會得出一張「矇矇查查」的照片。
如果對焦技巧和景深控制得好,雙劍合壁底下就能做到
「想要邊到清就邊到清,想要邊到矇就邊到矇」的最高境界。
在人生上,其實大家都常用到對焦的技巧,
可能叫作將來、可能叫作目標、又可能叫作夢想或理想。
只要有堅定的信心和毅力,就能一步步向目的地進發。
但很多人會忽略景深,每當把模特兒對焦後,就會發現
後面有位吸煙呀叔,你的注意力反而全部都落在吸煙呀叔身上。
當把心思都放到一些你會反感的事情上,就會令人跑焦。
簡單打個比喻,林嘉欣站在你面前,你當然會滿心歡喜,但人就是犯賤,喜歡
拿放大鏡把鼻孔放大,放大一百倍然後找出一條的鼻毛。
人們總喜歡玩找錯處的遊戲,在街上你看見一個陌生人,
你總是可以找出3個以上的缺點,太矮、太胖、說話太大聲......
但相反一個你認識已久的人,要你數出3個以上的優點,
都只能虛偽地說:佢份人都幾有義氣既,又幾搞笑。
但有趣的是,優點和缺點之間就像有一個隱藏的比例,
當你發現一個優點,就會付送兩個缺點。
不停想著壞處只會令人卻步,跑焦。
其實只要把焦點和注意力放在好處上,不再玩找錯虛的遊戲,
自然地就會把不想要的,和諧掉。
曾經有人問德蘭修女:你那麼熱愛和平,為何不參加反戰遊行,若你參加必定會引起
更多人注意這次遊行。
德蘭修女答道:有舉辦支持和平遊行才叫我吧。
把注意力放在你想要的。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你不想要的,這樣只會把它吸引過來,和放大。
做事,對人都不停想著,壞處和付出,這樣怎會快樂自在。
「今天日記空白沒有關係,不必每件事情都在意」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