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3日星期三

報告A和分享A其實都是寂寞A

小弟不是常上高登,但高登文化實在引人入勝,
其中最令小弟佩服得五體投地就是高登友會將"什麼什麼的人",變成"什麼什麼"手火9(用A代替)"。

煩A、問題A、科學A、幻想A、毒A,數之不盡,創意無限。

當中最強勁莫過於報告A同分享A,
報告A即是:喜歡報告行蹤上facebook、msn等等的地方,重點在於一定要你看到,
要人知道自己有多"忙"。
而分享A有兩個派別,分別是心情派和感性派。
心情派例子:今天很開心XXXXX、XXX真係好黑人憎呀,之類的。
感性派例子:我愛XXX一萬年、世界上難道真的沒人喜歡我?(一定要書面語才夠感性)

報告A和分享A其實只是很低層次,在你當報告A和分享A久了,你會慢慢開始時空進化
成"分享報告A"(實在想不出更有氣勢的名字),就像奧米加獸一樣變成究極體。


其實方法很簡單,
行程+相片(自拍/別人拍/在洗手間GEL行個頭再拍都可)
+感性字句。

實質例子很難舉得到,但當你看見疑似分享報告A只要套用方式程,然後再試試驗証,
我相信很容易就可以分別出他是不是分享報告A。

分享報告A小弟見得最多莫過於,行蹤報告然後加上感想再加想感性。



「今日去左旺角買衫,行到好支力呀。

緊緊相依的心如何Say goodbye 你比我清楚還要我說明白」


完美結合,更重要是無論上面每日報告更新成任何內容,下一句都是
"緊緊相依的心如何Say goodbye 你比我清楚還要我說明白"。


其實分享A和報告A說穿了都是寂寞A。

網絡世界可以縮短人與人的距離,把所有人拉進你的螢光幕裡,
方便快捷但卻成為了一堵巨墻。

每個人在現實生活或多或少都會帶上一個保護自己的假面具,
可能是不想被騙,又或是"埋堆",不知從何時起就帶上,連自己都不發覺。

那麼在網絡世界就能做自己?
我看非也,網絡世界只是又帶上一個不同樣子的假面具而已。
假面具本是用來保護自己,久了反而被牽著走。

如果你是報告A或是分享A,有沒有想過為何要把一事一物都
"唱通街,荒死無人知"?

我不是想扮清高,曾幾何時也沉迷過做報告A和分享A,歌詞、感性(懶感性)、
今天去了XXX,都有試過,從前沒有facebook亦不玩xanga,msn成為了我
"懶感性"的聖地,長掛MSN亦只是想別人多瞄一下我的"感性",
動機我相信不言而喻,"懶搞笑"、"懶感性"、"懶有興趣",埋堆三步曲。

在面具底下其實每個人都想,被了解、被人明白。
心裡不停唱:我空虛、我寂寞、我凍~~~~!


我都想被人了解被人明白,
但報告和分享A所做,可以被人明白被人懂嗎?
起碼我會反感。


分享是要在合適的地方、找適合的人、說有份量的話。

脫下長日的假面,奔向夢幻的疆界吧年青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